金融业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3000亿元同比增长40.2%

2023-04-0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金融业已变成成上海第一支柱产业,截至4月份,本市普惠口径小微企业信贷余额已达3000万元,同比下降40.2%。28日,在京交会分论坛——2019北京产融合作与变革发展峰会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主任李妍披露,4月份普惠口径小微企业信贷加权平均费率6.57%,较2018年底增加12个基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受到了一定改善。

最新数据显示,金融业已作为天津市第一支柱产业,占全市经济的总量超过约17%,对经济增速贡献率达18.4%,有效促进了优质资源更多配置到高精尖产业发展领域,引领北京产业全面升级和提高。

去年1月底,国务院批准了《全面深化上海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方案》,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上海市服务业扩大开放处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的177项详细机制中,涉及金融业措施有47项,占比高于1/4。

首都金融业在缩减服务贸易交易,推动建立全面开放新型区,强化金融管理中心的用途,服务国家综合改革开放和风险规避等领域北京小微企业贷款,正发挥着另类且不可代替的作用。

近期市金融局推行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1+8”措施。“1”是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标体系。从总量、价格、结构等方面评估、监测科创、民营、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现状,目前已陆续开展编制。“8”则是指八项专项措施。

眼下,北京市金融局正在编制第一期指标体系。李妍介绍北京小微企业贷款,要积极解决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需要确立的指标数据,要借助科学的检测机制来测量融资效果、融资费用、融资要素的构成等。

八项举措包括的内容也好多。如成立不超过100万元的注资担保基金,专门用于为企业提供制度性注资担保服务。市金融局还将整合融资贷款机构,成立融资抵押集团,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

李妍表示,该局正在建立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系统,目前这一平台由深圳金控牵头,系统尚未开发完毕,将在6月初上线试运行。

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方式,整合公共信用信息、社会征信信息和民企各类资源,本市将成立“数据+金融+互联网”驱动的行业化系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李妍披露,截至4月底,北京全口径小微企业信贷余额1.1万万元,同比下降13.3%,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长高2.5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口径小微企业信贷余额3000万元,同比下降40.2%,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长高29.4个百分点

记者还知道到,该论坛上共签约政金合作项目和产融合作项目12个,累计项目签约额达1200亿元。其中,国家研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水利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机构,当场与美国民航器材、首都机场控股、北京汽车实业、顺鑫控股集团等企业分别签订了相关合作协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