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资产转移理论
转移理论又称可转换理论。这是一种通过资产形式转换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的理论。这一理论是伴随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的。在短期证券市场尚未发育吋,银行除现金资产外,只能依靠发放短期贷款保持流动性。1929年后,美国政府大量短期国库券的发行,使银行有条件将部分资金投资于这类新的流动性资产。此外,经济危机的打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减少了企业对短期贷款的需要,也促使银行购买短期债券替换短期贷款。
转移理论主张,为保证资产的流动性,以应付客户提取存款的需要,银行应改变资产结构,将部分资金从短期贷款资产中抽回,用以购买信誉高、期限短、具备次级市场条件的证券,需要时可立即将它们转移出去,换回现金。这一理论的推出,不仅使银行找到了购入短期证券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而且提供了增加盈利的新渠道。因为,转移理论大大减小了流动性对短期贷款的依赖。这样,一方面银行就可不只限于发放短期自偿性贷款,还可办理长期贷款t另一方面,可压缩非盈利性现金资产的比重,转向持有有价证券,不'仅不影响流动性,还会増加盈利。为此,转移理论受到了银行家的普遍®视。然而,这一理论在强调银行资产转移的重要性、可能性的同吋,对证券转移的现实性考虑不足。事实上,银行持有的证券能否转移、变现,关键取决于市场条件,如果证券市场需求不旺,或者出现严重萧条(经济危机)时,转移就将十分困难,银行的流动性就将受到极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