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贷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021-05-0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一)信息不对称
 
  交易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签约事前不对称信息会引发"逆向选择”,事后不对称信息会产生"道德风险”。例如:由于汽车消费信贷机构无法完全了解消费者的信息,只能根据市场上各个贷款的平均风险水平决定利率,这样低风险汽车消费者由于贷款成本高于预期水平而退出市场,而那些愿意支付高利率的汽车消费者一般都是高风险的消费者,即使有汽车或者其他抵押,风险依然存在。
 
  (二)汽车信贷合约的不完全性
 
  汽车信贷合约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合约,从而导致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汽车消费信贷机构信贷合约的不完全性与人的有限理性有关。从汽车消费信贷机构方面来看,有很多复杂、不确定因素影响汽车消费信贷机构贷款的发放: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例如汽车消费信贷机构的信贷管理人员对影响汽车信贷因素的认知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对有关消费者的信息收集、筛选、分析和加工整理验证活动受到限制。由于汽车消费信贷机构的消费对象具有人多、面广、情况差异很大的特点,既不可能在签订信贷合约前把与特定消费对象的全部信息认识掌握清楚并写进合约条款中,也无法预测到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偶然事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信贷风险也就无法完全避免。(www.dAmik e.cn)
 
  (三)汽车消费信贷机构信贷资产的专用性可能诱发机会主义行为,形成信用风险
 
  汽车消费信贷机构资产的专用性概念是指金融资源一旦形成为汽车信贷资产就难以转化为其他用途,即使能够再配置也要以重大经济价值损失为代价。这是根据威廉姆森资产专用性概念("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的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程度。它与沉入成本有关”)e。
 
  汽车消费信贷机构信贷资产是一种专用性强、流通性和可转换性差,其转让与变现成本相对较高。由汽车消费信贷机构、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形成的汽车消费信贷机构信贷,是金融信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协议市场而非公开市场交易,贷款大多具有固定的期限安排,资产的专用性特征明显,转换能力差,由于相关的监督管理成本高,形成信用风险。
 
  (四)高负债经营
 
  按照,《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其核心资本仅为4%;汽车消费信贷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也大致相当。由于其高负债性,而且资产与负债在流动性与期限性方面又不一致不匹配,可能形成风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