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时候抵押或质押就没问题了吗?

2021-06-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抵押是很多平合宣传“零风险”的第二大杀器,它的逻辑也很简单,借款人有房产、汽车押在我手里,价值远远超过他的借款额,还不上钱我就卖掉这些东西抵债,够安全了吧。

  其实,抵押的水跟担保一样深,借款人和平台都可能存在猫腻,包括:

  第一,有抵押,但不说抵押品是什么。这种情况在某些平台存在,如果平台不能说明具体抵押物,投资人很难判断抵押物的价值是否真能覆盖借款价值,存在平台故意隐藏风险的可能性。

  第二,说了抵押品是什么,但没有进行充分的披露。这里最大的陷阱就是抵押品没有登记。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抵押物一般必须登记,抵押合同才能生效。如果没有登记,而借款人又就同一物品与他人签订了抵押合同,并进行了登记,那么投资人将很难获得这个物品的抵押权益。

  第三,抵押品暗藏玄机。例如,借款人做房屋抵押时进行二次抵押(或称余额抵押),如果房屋已经抵押给银行,银行对该房产拥有优先权利,平合或投资人的权益可能无法得到保障。再如,房子的产权存在问题(小产权房等)或者产权复杂(多人共同占有、房屋所有人存在争议等),平台和投资人都有可能被这些陷阱欺骗,无法在投资前进行有效的风险预估。

  第四,把抵押曲解为质押,在第二章的小知识中我们介绍了抵押和质押的区别,这些区别使得对抵押品的处置存在诸多不便之处。如果平台故意误导或者投资人存在误解,风险会被严重低估。

  第五,无论是抵押或质押,都存在物品的价格变化或处置困难的问题,投资人或平合可能故意标高物品的价格;物品的实际价格可能发生巨大变动(如前几年的钢铁行业);某些物品可能很难变现(例如古董、股权等)。

  上述各种情况貌似极端,在抵押、质押担保市场却从来不缺乏个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抵押或质押绝不是万无一失,它的风险远比投资人想象得大。普通投资者如果对这些环节没有辨别能力,又盲目相信平台的宣传,很容易过度乐观而忽视了标的本身的风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