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货业务的起源发展

2021-04-2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一)高利贷——个人信贷的原始形态
 
  要考察昆明个人信贷的起源,首先要追溯信用概念的产生。在关于3000多年前古代文明的史书中,已能找到关于信用的记载,当时常见的挂账赊欠行为也已带有信贷消费的性质,但古代这种信用、信贷消费的概念与现代意义上的概念还有较大的不同,其本质的区别在于现代信用的关键点在于对货币或实物使用权的暂时让渡是以回收成本并取得利息为目的的,而原始的挂账赊欠行为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个人信货业务的起源发展
 
  从这种意义上说,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的“髙利贷”则算得上是现代信用、信贷消费概念的萌芽。我国古代《周礼》中记载,“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辩而授之,以国服为之息。”可见在当时已经出现“贷”、“息”等关于信用的概念。高利贷是以获取高额利息为目的的借贷行为。借贷双方通常在地位上相差悬殊,放贷方通常是拥有大量财富的处于社会统治阶层的商人、奴隶主等;而借贷者则是迫于生计、走投无路的社会底层的穷人。这种借贷是以髙额的利息为特点的,因此,对高利贷行为的研究除了经济学上的意义,更多地出现在对古代社会学、政治学的研究中。
 
  (二)赊销——个人信贷的萌芽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信贷消费另一种初期形式逐步发展成熟,这就是商品的赊销行为。这种模式主要发生在商品的零售领域,在价值相对较高的高档消费品的销售中最常见。这种赊销行为大约起源于18、19世纪,是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财富和物质产品日趋丰富为基础而产生的。国外有关于当时商品赊销的记载,当时的家具、服装等商品的销售中,赊销方式已占到相当的份额。而最典型的赊销的例子就是早期汽车的分期付款销售,汽车的发明将人类带人“车轮上的时代”,亨利•福特1913年开始生产T型轿车,流水线装配技术使汽车产量大幅增加,为促进汽车的销售,福特汽车厂家组建了销售金融公司,开始为消费者购买汽车提供分期付款服务。这种销售方式帮助福特汽车迅速打开市场,扩大了汽车的销售,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个人住房贷款——现代个人信贷业务的起点
 
  虽然商品的赊销已具有消费信贷的意义,但现代意义的消费信贷方式主要是银行信贷。它是随着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而不断成熟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早在18世纪后半期就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出现,早先的时候主要由一些专业化、小型的金融机构来运作,当时在英国出现了至今仍被称为“建筑协会”的住房贷款机构(BuildingSocieties),其实际含义是具有合作性质的房屋按揭社。它们吸收各种长短期存款,并以这些存款资金资助存款者购买房屋。一个按揭社的规模通常是20人左右。20世纪初英国有两千多家这样的机构,后来经过一系列演变,至90年代初时只剩下一百余家,其中许多机构都商业银行化了。

个人住房贷款
 
  (四)银行信贷——现代个人信贷的主要形式
 
  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大约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商品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买方市场的格局,这是信贷消费产生的市场基础。1915年,美国市场出现了最早的信用卡,成为现代消费信贷出现的标志。而个人信贷真正的大规模发展,出现在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西方国家为促进经济复苏,在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积极采取措施扩大消费。美国当时的罗斯福政府所采取的干预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推行消费信贷,鼓励居民提前消费。而事实证明,信贷消费的确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开始稳步规模化发展。同时,市场环境的配套措施也陆续完善,包括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相关立法工作等。
 
  由此可见,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信贷业务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政府进行经济调控的手段而出现的。但此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成熟,个人信贷业务则逐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产品。商业银行认识到,向个人发放信贷的风险水平要低于向工商企业发放贷款的风险水平;而个人信贷利率相对又高,加之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各国政府开始建立关于个人信用管理的制度法律体系,为个人信贷业务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因此,个人信贷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在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很多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同时,信用消费也成为消费者普遍采用的消费方式。(www.dAm ikE.Cn)
 
  此外,20世纪前半期在美国社会家庭轿车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一些汽车制造商为推动汽车销售,开始向个人购买者提供赊购服务。后来,一些大型的制造业建立起相对独立的财务公司,专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步成为消费信贷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搜索